相关文章
友情链接

阜新汇力流体传动有限公司华丽逆袭全靠高精尖

阜新汇力流体传动有限公司历经10个月的卧薪尝胆,成功度过企业寒冬

“小巨人”华丽逆袭全靠高精尖

  5月24日中午,在与北京一家外贸企业正式签订总额160万元的订单合同后,张红军长长地舒了一口气:“全年订单基本饱和了,危机过去了,企业又活了。”

  今年33岁的张红军是阜新汇力流体传动有限公司总经理。在过去的10个月里,这家以研发、生产高性能液压齿轮泵为主的高新科技型企业,经历了从半停产到订单饱和的华丽逆袭。

  在中国液压之都阜新,张红军的企业还有一个响当当的名号——“小巨人”。说它“小”,是因为生产车间占地不大,一共才35名员工;说它“巨”,则是因为企业产品已出口到美国、俄罗斯、意大利、西班牙等近10个国家和地区,年平均销售额700万元,拥有发明专利一项、实用新型专利7项。更让同行望尘莫及的是,阜新汇力生产的工程机械液压泵只在网络平台销售,产品全部出口海外。用张红军的话说,“我们的产品技术含量高,质量品质在国内没有对手”,他的目标是“替代进口,超过进口”。

  自2011年10月企业正式投产以来,阜新汇力一路高歌猛进,经常一开年就签完一整年“送上门”的订单合同。但从去年下半年以来,受国内外经济形势影响,阜新汇力也跟其他制造业企业一样开始进入“寒冬”,订单寥寥无几,企业濒临停产。

  与其他深陷困境的企业一蹶不振不同,在历经10个月的卧薪尝胆后,张红军的企业又活了!企业“满血复活”,他是怎么办到的?

  在难熬的这10个月里,张红军和他的员工窝在公司的厂房里,干了两件大事——研发新品,提升质量。

  “企业接不到订单,不是因为我们的产品不好,而是因为受大环境影响,我们的产品国外用不起了。”张红军对企业产品质量信心十足,“就拿一套市场售价1.6万元的四联齿轮泵来说,虽然价格比其他企业产品高了不少,但我们的产品使用寿命相当于同类产品的10倍。”

  与有些人“向钱看”的经营理念不同,张红军“不求做大,只想做强”,他高度重视技术创新。“我们常年与哈尔滨工业大学、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合作,并建有科技产品转化中心。企业每年都拿出60万元用于产品研发,相当于企业年销售额的10%到15%。”

  在经济下行背景下,很多工业制造企业都玩起了价格竞争,但在张红军看来,质量竞争才是决胜市场的长久之道。在企业半停产期间,张红军带着企业研发人员频频与哈工大、辽工大的专家接触,压力达35兆帕的新型内啮合齿轮泵初步研发成功。正是靠着这一新产品和对此前畅销产品的提档升级,阜新汇力触底反弹,成功拿下多个海外订单。

  在阜新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厂房内,焊接、打磨、校准……十几名工人有条不紊地工作着。虽然签下了一整年的订单合同,但在生产车间里并没有看到工人加班加点赶订单的身影。工人还是那些工人,任务量却比以往多了好几倍,张红军咋一点也不着急?看着记者一脸疑惑,张红军解释,出于对经济形势的精准研判以及对企业产品质量的自信,企业半停产期间,除了忙着研发新产品和技术升级,他还带领工人加紧内部生产,即使每天只干半天活,但储备了一批畅销产品和基本零部件。“虽然现在接订单接到手软,但因为之前有准备,我们还不至于手忙脚乱。”张红军一脸轻松地说。

  精于心,匠于行。谈到企业今后的发展,张红军的“野心”不大但令人敬佩。“未来企业发展再好,人员规模也要控制在50人之内。我不求企业规模大,只求打造出叫响国内甚至国际的高精尖产品。”张红军说,“如果企业能够再迈上一个新台阶,我打算申请建立一家研究院,研发出更多创新型产品。”

  就在记者采访张红军的前几天,经过38天的海上航行,阜新汇力出口西班牙的一批产品抵达巴塞罗那港,西班牙的机械装备即将装上来自辽宁阜新的“中国芯”。

东北新闻网微信订阅号

东北新闻网手机版

东北新闻网法人微博

新闻客户端Android版

新闻客户端iPhone版